主页  ::  公司动态 ::  新闻



 

2008/04

陈凯:职业规划一路相伴
本报记者 邵丽蓉

大学毕业后偶然进入猎头行业,经历一次跳槽后投入创业。在陈凯简单连贯的职业经历中,我们看到了她成功的秘诀——“职业规划一路相伴”。

第一份工作,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
陈凯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,毕业后偶然踏入了猎头行业。当时的大学生尚没有职业规划理念,所以她说她的第一份工作纯属“误打误撞”。不过幸运的是,她第一次就遇到了喜欢的工作。
虽然陈凯说是“误打误撞”,但其实偶然中有必然。陈凯是师范生,按规定要去中学当教师,可实习后她发现自己不喜欢教师工作,于是毅然在毕业时赔付了了一万多元而转投企业。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兴趣,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她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,再加上有过几个月猎头顾问的实习经历,因此毕业时投身于此。这是她对职业发展思考后主动选择的结果。“当然,如果我当时有职业规划的意识,起点可能会更高一点。”
陈凯服务的这家猎头公司虽然规模不大,但非常专业。工作几年里,她学到了不少,印象最深的是学会了“专业和方法”的重要性。“加入后接了一个项目,帮助某公司招聘ERP软件MFG/PRO顾问,我毫无头绪,只能从库里翻出IT方面的相关简历,一个个打电话问人家熟不熟悉MFG/PRO系统,结果费时费力无进展。后来老板告诉我,先找到MFG/PRO公司的客户名单,然后从这些客户里面找相应职位的人。运用这个方法,我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人。从此后我做事力求专业和方法,这让我的成功率达到85%以上。从我的第一份工作到现在的创业,我都很少加班,但业绩也不差。这都和我在第一家公司所学有关。”
旁白:第一份工作很重要,因为对白纸新人来说,职业习惯、工作态度、思维方法、管理风格、社交圈等都很受第一家公司影响。新人若能进入到一个优秀的环境,学到一两件终身受益的“法宝”,对今后的发展颇有裨益。

为创业铺垫,有意识地选择机会
陈凯告诉记者,选择有兴趣的工作是首要的,第二重要的是前后期的职业目标能连贯起来,这样职业的发展速度就会比较快。因为对猎头有兴趣,她的第一次跳槽,还是选择了猎头公司。
当时她有两个选择机会,一是去全国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猎头部做顾问;二是去全球知名外资猎头公司做调研员。陈凯选择了前者。
原因是她感觉自己是个工作比较有想法的人,也希望尝试创业,从这个角度说,顾问可以独立完成招聘项目,个人发挥的空间较大,有利于为将来的创业做铺垫。因此,前者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。
旁白:很多求职者常常拿着几份offer犯愁,因为各个职位孤立地看,各有利弊。此时你可以结合个人兴趣、中长期职业规划目标做分析,孰优孰劣,便一目了然。

成功创业,兴趣、方法加心态
一段日子之后,陈凯终于决定跨出一大步:合伙创立公司——威士敦管理咨询公司。
她说开始时也想成立一家猎头公司,后来却转向了与职业规划有关的创业。“我有位朋友在出版社工作,聊天时他觉得我积累了很多职场故事,就鼓动我写一本和职场相关的书。而我在写书的过程中,发现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写比从猎头的角度写更好。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写成的书稿未能出版,令人遗憾,但我却发现,相比猎头,职业规划更能激发我的工作热情,所以创业方向就改成了职业规划。”现在,公司已经成立四年了,发展方向也从单纯的职业规划扩展到了离职调查访谈、离职员工辅导等等。
创业者往往习惯用“艰辛”来形容创业的过程,而陈凯说她感觉自己少与这个词儿沾边。她说除了创业初期忙一点儿,大部分时间并不繁忙。为什么她的创业不像别人那样累?她的回答是:“如果你从事自己喜欢也有优势的工作,你完全可以活得轻松,工作上也有成就感。”
旁白:创业可能经历的挫折和困境其实都是相似的,但不同的是面对困境的心态和行动。在陈凯筹备创业的时候,曾经经历过惨痛的打击。由于一次对电脑杀毒系统的误操作,导致所有文件都丢失了,包括书稿、简历库等。她伤心欲绝。但很快,她就清醒了,她知道她不能就此停止,应该去正视困境,她迅速调整好心态,从头开始,重新投入工作之中。这个经历告诉读者,遭遇困难挫折,可以悲伤、可以抱怨,但时间不要太久,因为悲伤和抱怨不能改变现状。要正视困境,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。打工的人可以辞职不干,创业的回头路却不好走。


陈凯告诉您——
兴趣
兴趣是工作的源动力,美国学者马克曾经对1500名商学院毕业生做了一项长达20年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。在1960年毕业时,其中的1245人认为他们的首要目标是赚很多钱,225人则决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希望也能从中赚到钱。到1980年,1500人中有101变成了百万富翁,但只有一名来自前面那群人,其余100人都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百万富翁的。
这个结果也可从巴菲特身上得到印证。当学生请他指示发展方向时,他总这么回答:“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。如果一定要找个差别,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。”
从事喜欢并擅长的工作,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。

职业行业选择
不少人选择工作首选热门行业或热门职业,这是一种非常短视、危险的做法,因为没有一个行业或职业可以永保热门。况且如果你本身不具备热门行业或职业的专业背景或素质,即使进入发展也会受到限制,高薪高职依旧遥不可及。
另外,公司大小与知名度、收入等,也没必要看得太重。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后,想改变职业可能会比较困难。唐骏就曾说过:如果你毕业时进不了微软,你可以先去小的IT公司,即使只有几个人,以后还是有机会进微软的。但如果你进了联邦快递,想再进微软,更困难了。

目标
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曾对一群智力、学历、所处环境等客观条件相似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。调查开始时,这群人中,3%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;10%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;60%的人目标模糊;27%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。
25年后,3%的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几乎个个成了成功人物,如白手起家的创业者、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;10%有清晰短期目标者,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,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,如医生、律师等;60%目标模糊者,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,但几乎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;27%的没有目标的人,生活状况几乎都不尽如人意。
调查机构由此得出结论: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。
《人才市场报》 (2008年04月15日 第A5版)